• 资讯
    【奶兄微点评】2015年3月招聘第三方动态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温馨提示:此文比较长,共10000+文字,作者共搜集罗列,点评了20家招聘的第三方最新动态。   【前言】 3月25日奶兄受猎聘网邀请到厦门做了一场“招聘配置与大数据”的分享,现场有来自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280+HR参与。   【正文】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本期将为你带来萝卜兔、前程无忧、哪上班、金柚网、100offer、QQ邮箱、乐职网、美差招聘、职有我、秒聘网、财融圈、人荐人爱(好多工)、近多多、找座儿、北森、小猎头网、优渡人才、猿圈、51猎头、BigCard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3月份的动态的关键词是上线、新品发布、融资   萝卜兔3月5日上线;QQ邮箱推出简历功能;产品经理求职招聘平台秒聘网上线;财务金融精英职业发展与综合服务平台财融圈上线;人荐人爱(好多工)上线;近多多上线;找座儿3月17日上线;北森ATS智能推荐功能上线;小猎头网3月18日上线; BigCard项目上线;   2月28日金柚网在杭州举办新品发布会;   100offer获得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乐职网获得联想之星11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美差招聘获得天使投资200万人民币;职有我获得种子轮150万投资;51猎头获得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   一、【萝卜兔】 帮助猎头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萝卜兔3月5日上线。萝卜兔提供海量高质量的简历库+自动化收集人才意向的工具,再结合精准的搜索和推荐算法,让猎头找人的效率成倍增加;这一切还是免费;初期会以北京市的程序员市场作为切入点。未来萝卜兔想成为猎头界的淘宝,H(猎头)B(企业)C(人才)的交易平台。体验地址lbtoo.com。   【奶兄微点评:萝卜兔应该是介于猎聘网(HBC)和猎上网(HB)之间的交易平台,而且做的更加垂直,专注程序猿市场;奶兄在思考是不是未来猎聘网也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因为类似萝卜兔这样子的平台就是一个重度垂直的IT互联网类的“猎聘网”。八卦了下萝卜兔的CEO杨二宝,哈工大本科东北大硕士,毕业去了百度,之后在阿里做技术总监(淘宝资深搜索引擎技术专家),2014年5月份出来创业。】   二、【前程无忧】 前程无忧在3月6日公布几件大事:   1、高端人才猎头网站正式上线(www.51jingying.com),“汇聚专业猎头,面向精英人才”可以按公司和部门标准地板挖人才,猎头可以通过积分获取信息,pc和移动端私信互通。 2、2015年应届生求职网www.yingjiesheng.com将成为前程无忧全资子公司,成为前程无忧校园业务的重要一部分。   3、全面注资并控股测评公司智鼎优源和北京智鼎公司www.zhidong.com.cn。该公司在国内金融行业和政府相关项目处于决定领先地位。将有效推动咨询业务和校园招聘业务的发展。 4、前程无忧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前程无忧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5.286亿元(约合8520万美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为人民币8130万元(约合1310万美元),同比下滑48%。   具体细节详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054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前几期动态当中已经爆料51精英网的打造以及前程无忧收购应届生求职网,前程无忧最近动作挺多,收购应届生求职网和智鼎是为了弥补在校园招聘上面的短板;收购智鼎是为了弥补在测评上面的短板。 奶兄大胆的猜测前程无忧应该还会收购一家背景调查公司,对库中的有价值的简历进行职业技能以及简历信息的背景调查工作,这样子的简历打上特有标签,可以提升简历的价格,从简历的角度建立信用体系,当然这个工作量非常的庞大;前程无忧应该还会收购某几家垂直类的招聘网站,这样子既有综合又有深度垂直的招聘网站。】   三、【哪上班】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30 Under 30)。定位IT职位招聘服务网站的哪上班创始人/CEO韩冰上榜。   四、【金柚网】 2015年2月28日金柚网在杭州首次举办了新产品发布会,隆重推出了专为中国中小企业定制的金柚网V2.0公测版。作为100%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金柚网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人才招聘、入职管理、社保管理、培训提升、福利采购、社区交流等一站式人力资源在线管理服务。   亮点1: SAAS+云计算平台,确保访问便捷、数据安全 金柚网采用的是阿里云计算+SaaS模式,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存储、智能化管理和便捷的访问。SaaS模式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在业内叫法是软件运营,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代表着未来管理软件的最新趋势。金柚网以SaaS模式提供服务,可以让中小企业不再受困于局域网和办公电脑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统一入口享受在线管理服务。   亮点2:裸价社保,触动行业神经 社保管理是金柚网的核心业务,金柚网前期花了四年时间用 B2B+O2O 模式构筑了进入壁垒,将社保拆解成104个动作,包含社保公积金手续办理、缴纳、生育津贴、工伤认定申报、医保报销等二十余项内容,并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团队与标准体系,V2.0版本发布期同时推出了仅9.9 元/月/人的社保服务价,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亮点3:会员制服务,享受100%在线人力资源应用管理服务 金柚网V2.0主要分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金柚小蜜”、“金柚淘淘”和“金柚聊聊”。“金柚小蜜”提供招聘管理、入职管理、合同管理、假期管理等在线管理应用服务;“金柚淘淘”是集福利采购、在线发放、员工自选于一体的福利商城,金柚聊聊则为HR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一个的交流分享的平台。三大业务板块构筑的100%在线人力资源服务,让HR的日常工作更加高效,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有价值的员工关系管理、人性化管理、人力增值管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企业招、用、育、留人难问题。   五、【100offer】 100offer获得2000 万人民币 A 轮融资,投资方暂未透露。100offer创始人贾智凡介绍,本轮融资的资金将用于产品效率的提升、顾问团队的完善和营销推广。   100offer 用“拍卖”的方式做程序员招聘,经过人工筛选的程序员被展示给公司 HR, HR 给心意的候选人开除薪资待遇条件。程序员可以看到所有出价公司开出的薪水、岗位安排,选择一键拒绝或者同意面试。有“面容姣好、声音甜美”的客服负责对接,面试由 Uber 或者一号专车接送。   近期他们上线了 Html 5 版本,让求职者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端同意或拒绝面试邀约;程序员可以看到哪些企业查看了自己的简历,拍卖结束或企业被拒绝后,也允许求职者发起与企业的沟通;将面试邀约状态分为待答复、协商中、已拒绝等多个阶段,改善企业端体验。   这种“程序员至上”的模式容易吸引程序员“投个简历试试看”,累计的资料会衍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100offer 已经开始探索,他们会组建一个类似猎头的顾问的团队,服务内容包括帮候选人谈 offer、职业咨询、对公司的深入调查等。   人才竞拍类的招聘平台,除了 100offer,还有北京的jobdeer、上海的yesoffer、另外还有深圳的实力拍,国外也有诸如InstaHyre等。   具体报道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102    六、【QQ邮箱】 QQ邮箱推出简历功能:QQ邮箱简历准备了三套简约精美的简历模板,也可以直接导入现有简历,QQ邮箱可以进行智能解析简历内容;同时发送简历时将自动生成PDF简历附件。   【奶兄微点评:简单的体验了下QQ邮箱的简历功能,有三种简历风格可以供选择,简历模块有基本资料、个人照片、教育经历、求职意向、工作经历、项目经历、校内经历、获奖情况、专业技能、自我评价等,还可以自定义模块和上传作品;导入简历这块目前解析的只能呵呵,写好的简历可以导出DOC和PDF两种格式,简历制作好了可以生成链接随意传播。 奶兄觉得QQ邮箱的简历功能如果做的专业,将会冲击乔布简历、敲墙简历、人人猎头的云简历。奶兄给他们的团队发了邮件表达了我的一些想法,拭目以待他们做出反馈。】   七、【乐职网】 乐职创始人任沿海3月15日宣布,已获得11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联想之星领投。乐职采用的模式是互联网+直营猎头,通过招聘全过程的标准化和互联网化,大幅度降低成本,猎头费仅年薪的4%(相当于传统猎头的1/5)。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乐职网拿到融资前几天和老任电话沟通过,老任也反思了他之前给我讲的千人计划实现起来的困难与难度,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越来越清晰乐职网微猎头要走的路子,乐职网微猎头目前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布局;很有意思的是在上海老任挖了一个被我视为很具招聘天赋的HR,我第一时间也和这位HR沟通联系了,也鼓励她勇敢的走出这一步,她也去乐职网合肥总部进行了考察,给我的反馈是wonderful。 奶兄讲这个事情的用意在于提醒招聘第三方同样也要有自己的人才梯队,要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壮大,别以为拿了几千万风投,整几个BAT牛人就能成事。】   八、【美差招聘】 美差招聘获得2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投资方为滴滴打车天使投资人王刚。美差招聘专注为5000万中国服务业从业者提供1对1服务。创始人为原中华英才网高管、快推创始人谢光华。 “美差”目前主要为如星巴克、85度C、味千拉面、优衣库等全球知名连锁品牌招聘优秀的服务人员。在传统招聘网站因为信息可以随便发,所以有很多虚假、骗子信息,给个人求职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伤害。基于此,美差提倡1对1的专人服务模式,向个人求职者免费推荐好工作。在美差上,所有职位都来自美差战略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均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连锁品牌,从而确保了每家门店都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福利及成长空间,欠薪扣薪企业一律拉入黑名单。     九、【职有我】 职有我创始人刘占禹宣布获得种子轮150万元投资。公司为大学生提供求职服务、为企业提供招聘、品牌宣传、落地方案等服务。   据职有我官网介绍(www.zyouwo.com),职有我六年来只做一件事情,专注将精深的营销管理服务、终端执行落实和市场研究服务相整合,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就业一站式专业的服务。   职有我app主要有几个特点:1、先行垫付,开创大学生先拿钱后工作的兼职模式,让学生花未来的钱,做现在的工作。2、学企互评,完善的学生和企业双方互评信用体系,增加企业可信度,为企业建立人才档案,增加企业人才粘性。3、企业审核,严格的企业信息审核体系,每一个企业都经过审核专员的精细审核,确保学生看到的每个工作都绝对安全,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利益。       十、【秒聘网】 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推出的产品经理求职招聘平台秒聘网(www.zhaopins.com)上线,专注于为产品经理、运营、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师提供求职招聘服务。       十一、【财融圈】 财融圈(www.cairongquan.com,www.topfinancer.com)是中国首个财务金融精英职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竭诚为各位财融精英提供圈内招聘求职信息发布、专业干货分享、专业问答咨询服务。财融圈立志让各位精英不出平台即可享受职业发展所需的全方位服务。   财融圈起步于新浪微博平台,2012年5月建立了旗下第一个专业服务微博-财务金融精英伯乐。该微博是财融圈旗下运营的一个专注于财务金融精英求职招聘信息发布服务的公益微博平台,每天发布50-100条求职招聘信息。截止2014年12月31日,该微博累计发布招聘求职信息突破6万,粉丝人数突破6万人,是新浪微博上最有影响力的财务金融圈招聘求职信息发布公益服务平台。   【奶兄微点评:秒聘网、财融圈等求职招聘平台的出现,其实有种共性,基本都是基于线上或者线下圈子的积累、深耕于某一重度垂直领域,于是乎求职招聘的需求产生,平台应运而生;可以想象未来还有更多的以岗位或者以行业为线条的重度垂直招聘平台出现,他们会逐步蚕食51智联们的蛋糕,当然它们自身也不会发展太大,基本以免费为主,广告为辅;另外那些各行各业的专业领域的BBS论坛们也可以模仿秒聘网、财融圈们,但如果收费估计是死路一条。 秒聘网、财融圈们的出现同时给企业HR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发现和开发这些招聘渠道,如何管理和优化这些碎片化的招聘渠道;时代在变,技能和能力要求在变,招聘HR们,且行且珍惜。】     十二、【人荐人爱(好多工)】 基于LBS精准定位,基于搜索习惯自动匹配的蓝领招聘求职平台人荐人爱(好多工)上线,官网http://www.5igdd.com/   【奶兄微点评:据奶兄信息,这个蓝领招聘求职app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HRVP创业的项目,投资背景为FSK与这位HRVP所在的企业,3月1日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蓝领招聘求职app风生水起,奶兄不评价谁优谁劣,时间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十三、【近多多】 蓝领求职交友app近多多上线,近多多试图通过为蓝领工人提供免费的就近求职交友移动客户端,帮助蓝领工人通过手机掌握附近所有招工信息,轻松找到附近好工作,来填补蓝领互联网招聘市场的空缺,终结蓝领工人挨家走的找工时代。   近多多app也是基于LBS定位系统,智能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企业招聘岗位的工资福利环境位置等都在app展示;交友功能可以让用户询问意向企业在职或者曾经任职的员工关于企业的情况;近多多会对入驻企业和招聘信息严格把关,人工审核,拒绝中介。   【奶兄微点评:近多多目前在深圳地铁已经投放广告,而且请了窦文涛来做形象代言;奶兄个人觉得也许请王宝强更加合适一些;近多多是由深圳企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这家公司主要做云学习管理系统与培训。在企大的官网上还没有任何近多多的信息,应该是他们秘密打造的一个app,由培训延伸到招聘领域。 目前近多多采取的推广策略是与QQ空间合作,在QQ空间大规模进行社会化营销。】     十四、【找座儿】 找座儿3月17日正式上线,作为泛IT职业发展平台,找座儿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与初入职场的新人,通过测评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再为目标企业输送人才。依托于慧科教育以及开课吧的已有资源,目前找座儿专注于泛IT领域。   找座儿的CEO董洋介绍说,找座儿针对用户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做,专注于技能本身,把测评、在线学习和招聘三个环节串在一起,通过职业倾向测评和专业技能测试帮助求职者检测自身的职业倾向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荐与其职业目标相匹配的在线学习课程来补足技能点,最后形成“3D简历”。   题库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找座儿团队根据互联网行业下49个技能点来研发题库,与心理学专家和IT企业合作完成,目前题库有两万多道题,之后每个月会更新一次题库。董洋还说,下一步会考虑在测评中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   对入驻找座儿的企业来说,未来会采用效果付费的模式,企业通过找座儿收到简历邀约面试并通过笔试之后,再向找座儿付费,或者是打包一整套服务来收费。而且,找座儿会搜集和分析用户每一次的测评数据,最后形成他的个人成长轨迹报告,开放给付费的企业。   此外,找座儿还会推出线下服务“找座儿校园”,为企业与学生提供线下交流的机会。目前线下服务在免费试运行中,未来会面向高校收费,所有服务打包出售一年10万左右,这会是一个新的盈利点。目前有部分高校采购了找座儿的校园服务,用来提升就业质量。   目前找座儿上推荐的课程都来自开课吧,不过董洋表示也会考虑与其他在线教育企业合作,引入更多课程提供给求职者。在去年的采访中,慧科教育集团CEO方业昌也说过,找座儿未来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会跟业内诸多在线教育企业合作。   36Kr的报道见http://www.36kr.com/p/220690.html    【奶兄微点评: 奶兄朋友圈某企业资深HRD质疑,测评+在线学习+招聘的模式很容易做出四不像的产品,太重;再个找座儿定位为泛IT职业发展平台,这个定位有些不靠谱,专业领域的招聘不可能发生在泛人群当中。 奶兄觉得找座儿如果坚持下去,积累到一定量级的数据,应该是未来大数据招聘的领头羊;所以考验找座儿的是,测评题库的量级与更新、测评的信度和效度、测评结果的应用、企业对于测评结果的接受程度、学生群体的选择以及行业岗位的定位,另外针对毕业生和职场新人,他们的测评以及简历很多时候属于一次性消费行为,如何持续持久的跟进这些人也是问题。 奶兄理想中的大数据招聘就是类似足球经理的大数据,每个球员的数据会随时更新,那些小妖们的数据也是随时更新的,做为玩家或者教练买人卖人选择球员上场,这些数据就是参考的依据。】       十五、【北森】 人才管理软件云服务领导者北森(beisen.com )宣布其招聘管理软件正式上线“智能推荐”功能。当HR在招聘系统中筛选简历时,系统会分析其筛选行为,识别招聘HR的简历“偏好”,然后对招聘系统中的所有简历进行全库挖掘,并推荐展示最符合招聘HR筛选需求的简历。   北森招聘管理系统根据招聘者筛选简历的动态行为,通过Fisher分类推荐算法动态建立行为模型,读懂筛选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复杂需求,并据此对人才库中的简历大数据进行全库挖掘,从而识别出符合招聘者筛选标准的简历,这将从多个维度上提升企业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1、激活并挖掘历史简历库的价值 主动接触被动求职者已成为一种新的招聘趋势,但激发被动求职者的应聘意愿并不容易,在你打出电话的那一刻,他们很可能对你的企业还一无所知。而有一类被动求职者可能拥有极高的价值——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被放入“人才库”中的历史应聘者——由于他们曾经主动申请你企业的职位、对企业更为了解,其求职意愿可能更容易被唤醒。遗憾的是,现实中这种高潜应聘者的简历一旦进入“人才库”后往往是被遗忘的开始。   基于招聘者当前职位的筛选行为,对于历史简历库进行挖掘,进而“淘”出符合当前职位的简历,才能真正激活企业费心积累的“人才库”并发挥它的价值。如果说如今的招人尤比淘金,那么招聘系统中的智能推荐则能够挖出埋没在历史简历库中的金子并送到HR面前,让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企业招聘的宝藏。   2、实现及时的跨职位简历共享 看一个例子,某公司有A和B两个事业部,都在招聘工程师这一职位,但对于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有所差异,招聘渠道不尽相同,招聘周期也不一致。因为不同事业部的招聘独立操作,即使是两个事业部同在一套招聘系统中操作,他们之间也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内部“资源”共享。   北森招聘管理系统的智能推荐可以轻松实现这样的跨职位、跨部门乃至跨区域的内部简历共享。如果投递给A事业部的简历符合B事业部工程师职位招聘者的筛选行为,当其在A事业部职位下被淘汰后,这份简历会自动成为智能推荐功能挖掘的对象,立即被推荐到B事业部工程师这一职位下,从而大量节省人为操作的时间并避免由于遗忘带来的疏漏。   3、提高筛选新入简历的效率 招聘者在筛选简历时,需要“快”而“准”地筛选出符合职位要求的简历,这通常是最枯燥,但却是最重要的工作。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能推荐,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历史简历进行挖掘,也能够对新入库的简历进行筛选,根据招聘者当前的筛选行为快速识别符合当前职位的简历供招聘者优先查看。这首先能够帮助我们聚集重要且关键的应聘者,其次,由于智能推荐的算法是动态的,我们能够随时复查出被淘汰的、却可能真正符合当前职位要求的简历,从而避免由于我们标准的变化、或者不恰当的筛选行为而导致的简历遗漏。   36Kr报道见http://www.36kr.com/topics/27584#reply0    【奶兄微点评:其实智能推荐功能51job、智联、中国人才热线等传统招聘网站在13年的时候就推出了,它们是根据HR发布的职位信息与JD来智能匹配与推荐;ATS其实早就该推出类似的功能,当企业在ATS积累的的沉睡简历越来越多的时候,HR在ATS当中搜简历等同于在传统招聘网站搜索简历(ATS简历积累到一定的量级)。 曾经和华为的某个资深HR聊过一个话题,华为这么多年积累的简历少说也有几百万份甚至千万级,但是问题是在于很少公司能做到系统的去管理这些简历;奶兄也有一个观点,其实更为重要的不是这些简历而是HR和部门在长年累月当中积累的面试全流程评价数据以及评测数据,而这些数据是ATS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必须要求HR和部门手工完成,录入,持续持久的积累。】     十六、【小猎头网】 小猎头网3月18日上线;小猎头网一家人力众筹平台,网聚猎头为企业推荐人才信息服务。功能还在完善中,现在开通两个职位店铺服务-北京安卓开发和北京hr 。体验地址www.xiaolietou.com。   【奶兄微点评:据小猎头网创始人潘剑民透露,希望在1到2个月内融到天使轮。小猎头网是人力众筹平台,让猎头们来开店,把猎头手里被动人才释放出来,推荐给企业。】       十七、【优渡人才】 优渡人才旗下EA-INTERN国际人才实习平台现接受转手收购。平台网址www.ea-intern.com。EA-INTERN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Mickael Driol(法籍),于2014年8月为优渡人才收购,收购金额为100万人民币。   2012年-2013年第一版由创始人和一位技术员工以php语言编写上线,无推广前提积累了100余企业用户(70%)活性企业,并收到好评。与英国瑞士大学职业部门有初步的合作,并得到了伦敦市长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2013年法语版本以在线实习服务商城的概念测试上线,在没有seo的情况下获得了目标客户并完成整个服务流程。 为优渡人才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互联网技术专业支持和国内人力资源以及院校支持。 加入优渡人才后开发第二版,加入社区元素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年初已经上线。 EA-INTERN 目前在北上广国际实习行业圈和企业已有一定知名度。   目前市面上暂无该形式互联网产品。 由于优渡人才市场定位转移,望转手给有意专业开拓国际市场,实习兼职垂直领域的机构,以专业的支持给予发展。 团队人员包括创始人(目前为ue),原始技术人员一位,ui 兼前端一位,以及市场人员两位(外籍华人)。具体价钱可议。 【奶兄微点评:优渡人才通过奶兄独家发出转手收购信息之后,目前有两家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和优渡人才洽谈合作或者收购EA项目,具体进展奶兄会第一时间公开。 奶兄觉得有意思的是接洽优渡人才的都是传统的招聘网站和机构,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很多传统的招聘服务机构也在寻求转型、融资、上市,而带有互联网属性的平台、项目是最好的结合点;奶兄大胆预测传统招聘服务机构的创新、转型、互联网化将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较有潜力的咨询市场。】     十八、【猿圈】 猿圈www.oxcoder.com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人才服务平台,包含了在线编程评测、互联网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识别一个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素养,从而省时省力的搭建和评估技术团队。   猿圈目前拥有丰富且真实的企业项目库,能够满足不同技术岗位的要求和考察;无需专业知识,智能推荐项目,迅速搭建评测环境;能够一键发送多份邀请,如同技术专家在您身边帮您筛选;   猿圈的评测报告能够多维度横向比较,去伪存真,剔除不合格人才发掘最优人才;全面的编程技能评估报告和分析矩阵,深入了解真实的开发能力;智能评估编程表现,贴合企业真实编程环境,高效省时。   【奶兄微点评:奶兄和猿圈创始人郑萌做过沟通交流,他们的猿圈不是一个招聘网站,而是一个互联网技术人才服务平台;他们既可以和互联网IT人才招聘平台对接,做它们的技术人才评测供应商;也可以和诸如CSDN、开源中国之类的IT论坛合作;当然猿圈也可以和一些大型的IT互联网企业直接进行合作,合作的场景比如校招IT技能测评,社招等; 奶兄个人比较欣赏猿圈做的IT人才技能雷达图,同时也和郑萌沟通过,可以在评测的时候加入更多游戏化的要素,当猿圈评测的IT互联网技术人才积累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类似足球经理那样的人才数据库了,届时我觉得它的价值比拉勾还要大,因为奶兄一直强调简历是死的,而面试全流程评价数据和测评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     十九、【51猎头】 51猎头宣布获得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是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唯猎资本(Will Hunting Capital)。   51猎头让系统完成简历和职位评估两个步骤,将候选人简历和职位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打上标签进行对比,建立匹配模型,再让初级猎头完成后期的面试安排和人才交付服务。从而达到运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创始人刘维向透露,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更新研发,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招聘和市场推广,过去半年他们在国内15个城市开设了25个办公室,未来还会尝试整合本地资源。据51猎头方面提供的数据,每月他们可以完成200-300人的交付,交付求职者以中端为主,年薪平均在 15 万左右。   具体报道见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341       二十、【BigCard】 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的BigCard项目上线。   BigCard创始人团队许贵生(江湖人称Seb)有10年的互联网HR及招聘经验,曾在腾讯总部负责中高层的招聘项目(2011-2014),也兼任过微信团队的招聘/HR,支持微信核心团队的快速扩张(2013-2014);期间,他曾参与并打造和运营了目前已经有300万粉丝的公众号“微信招聘”。2014年他与前同事Rock共同创建了BigCard,以职场评价为切入点,旨在打造职场版的谷歌,连接一切靠谱的职场精英。   Seb表示,做职业社交的基础还是在社交,因为你前公司的HR,前同事,前领导等都微信上,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转化成给你做职业背书的人。相较于目前同业的其他产品,BigCard只专注于基于微信关系链的一度及二度人脉,“最起码他们都曾扮演过类似‘面试官’的角色,这样给出的评价才更公允更有价值。”   目前,BigCard的产品形态为微信服务号+微信企业号,已拥有近5万种子用户,其中包括来自BAT等公司的管理者和骨干员工、知名创业公司CEO、知名投资人等。在BigCard上,用户可以创建职场名片、自定义职场标签,也可以邀请身边的人脉给自己写职场印象。而企业HR、业务部门用人经理及VC投资人等“面试官”们不仅可通过BigCard管理自己的人脉,为优秀的中高端人才提供职场背书,更可以在BigCard上进行人才分享与管理。“未来我们还可能拓展到兼职、咨询等不同服务场景。”Seb说。   Bigcard目前只是一个13人规模的创业公司,负责技术的联合创始人Rock有10年以上开发及团队管理经验,曾在Cisco、Oracle等公司负责技术开发;负责产品的Kuraki曾在腾讯工作五年,对互联网社交产品有着独到见解。开发、设计、市场、人力、财务等各职能由来自金山、雷锋网、分众、Russell Reynolds、Kenexa等公司的专业人士承担。   【奶兄微点评:奶兄一直觉得BigCard的创始人之一许贵生(招聘圈子人称Seb)在我心目当中是善财童子的形象,每次他在微信出现就是大红包,而且大的惊人;他做的BigCard是基于微信公众帐号的,没有另外开发app,据说也具备发红包功能,各位可以关注seb的个人微信Seb_xu,或者BigCard微信公众帐号Morecuit,感受下红包的魅力。 现在很多公司在做职业社交的app,脉脉是基于微博的,走的是从1到N的路线,而和微博友尽之后估计要重走从0到1的路,而且要花不少时间来清洗已有的数据,也要花很多钱来做地推宣传;猎聘同道也在默默的打造职场社交,他们目前在走着从0到1的路;BigCard基于微信,有着强大的人脉关系链数据存在比较靠谱,当然前提是不发生脉脉微博友尽的事情,唯一想吐槽的就是微信是熟人社交圈,BigCard基于微信做职业社交届时会不会只局限于微信好友的一度人脉。 以上这些观点可能有些表达不是太贴切,欢迎各位指正与吐槽。】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新浪微博@打劫买奶粉,以及个人微信@kinwa2002   // // //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资讯
    2015年03月29日
  • 资讯
    前程无忧(51job)4月1日起下载简历涨价了 据众多企业HR消息,前程无忧(51job) 将于4月1日起上调原先下载简历30元一份的价格到50元一份!目前了解受影响区域包括全国范围和上海,北京等地区,其他二三线城市暂不受影响。 目前还不知道此消息是否会影响到客户对前程无忧的信任,据记者调查众多企业HR表示难以接受,会考虑更多其他的渠道,这也给火热的招聘市场和众多企业的人才大战加一把柴!     [caption id="attachment_6438"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HRTechChina 2015年人力资源数据化思维与实务论坛暨数据化分析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培训班[/caption]
    资讯
    2015年03月28日
  • 资讯
    大数据在人力资源中的神奇之处 似乎每个人最近都在谈论大数据。只有在企业配备了所需的正确人才和技能时,大数据分析才能助其提高学习效果和利润水平。 大数据是令人生畏的,但是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在组织内产生显著的效果。通过对跨越各个职能部门的复杂的数据集进行分析,组织可以获得一些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变革推波助澜,增加获取专家建议的机会,加速入职培训,留住人才,并且找到产生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因。它改善了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和发展组织本身。 为一个组织创造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正式组织结构图上握有权力的那些人,而往往是那些具有深厚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够影响别人、知道组织是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而且可以运用本部门范围以外的资源来实现目标的人。 发掘大数据应用的价值 水利工程公司美国美华集团(MWH Global)使用了大数据分析来确定该公司的顶级合作伙伴,然后把它们作为催化剂进行调配,以帮助加强各种活动,这样,该公司就从一个以部门为划分单位的IT结构逐渐过渡到共享服务的模式。“公司确定了最重要的变革推动者,并且公开承认以他们为榜样。六个月后,美华集团就节省了2500万美元。”业务开发和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塞西尔·霍布斯(Cecyl Hobbs)在社交网络分析公司Activate Networks上这样说。通过增加内部专家,该公司能够更快地(以在其他情况下很难达到的速度)克服瓶颈和障碍,并且更有效地在整个网络进行资讯传递。 一项网络分析显示了哈利伯顿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多个员工集群之间的联系很少,于是该公司与Activate Networks进行了合作,以改善其全球各个站点之间的交流状况。在该分析的基础之上,哈利伯顿公司通过组建混合型的项目团队、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员轮岗至其他平台上、创建电子专业知识定位器,来加强跨平台之间的联系。九个月后,该公司的各种联系增加了25%,运营效率提高了10%,由于质量不佳而造成的成本下降了66%,客户不满意度下降了24%,新产品收入增长了22%。这些改进归因于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共同做出决定,并且能够针对最佳实践方法和创新进行交流。 也有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留住人才。“敬业、业绩和社交联系是人员逃走风险的关键因素,”霍布斯指出,“员工们是否找到了发挥专业知识的机会,对一个项目来说他是非常重要、靠边站,还是负担过重?在一段时间内你可以关注这些事情,并且了解人岗匹配的情况。那些变得越来越孤立并且缺乏动力的人可能都有逃走的风险。” 对于新员工的入职学习,个人社交网络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在30天内一个顾问还没有与公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那么这就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霍布斯给企业高管的时间长一点。在60天内,他说,就应该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企业的新高管是否能够与必须打交道的人员和部门密切合作。“如果新高管没能做到这一点,或者其人际网络一边倒,那么这就是该高管还没有彻底进入角色的关键警告。” 改善学习和发展 国防军需大学(DAU)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了解其学习计划的有效性。 DAU为整个美国军方系统内的超过15万名现役和预备役采购和信息技术人员提供培训,被全球企业大学联合会公认为2013年度最佳企业大学。DAU与知识顾问一起合作,将来自多个系统的数据(包括人力资源、预算和会计)与学习数据库和学生信息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以十年的调查结果为基础设置基准,审阅课件和设施,以及每门课程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DAU战略规划和学习分析主任克里斯·哈代(Chris Hardy)博士说。 每年,在课程结束时和课程结束60天后,DAU都会对课程质量和导师有效性进行调查,发放成千上万的问卷,以便评估课程对学生的工作绩效和业务成果的影响。主要调查结果表明,与喜欢传统课堂和导师的年长学习者相比,那些喜欢在线学习的年轻学生以及具有研究生教育程度的人员认为课件质量更加重要。导师有效性被标上了可以改善的标记,因为分析显示“导师有效性和课件质量之间有匪浅的关联”。通过比较基本数据,哈代博士认识到DAU导师在DAU比在其他组织更有影响力。特邀演讲人可以激发更高水平的个性化学习,其反映在以后的工作影响和业务成果中。 哈代博士正在与一个进行趋势分析的新的学习分析团队一起工作以提高DAU的整体能力,该分析团队跨越多个业务部门。“在主动分析了诸如毕业率和回报率、课程质量、课程地点、业务部门的差异等数据之后,趋势就变得非常明显。然后,我们就可以发掘出根本原因,并且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例如,我们使用知识顾问(Knowledge Advisor)的Metrics that Matter软件来分析为什么远程学习的回报率正在下降,了解到政府关门和休假大大打击了士气,所以学生没有完成调查或者前来上课。” 目前,哈代博士的团队已经将该系统连接到学生信息系统上,以便将业务成果与培训连接在一起。DAU跟踪了培训地点、质量、成本、学生评价,以及在工作上的应用效果。全部完成以后,这个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就像一个用于学习的人才管理系统一样运行,与知识共享系统连接在一起,并且还具有诸如模板、法规和即时培训等功能。 利用隐藏信息 有时,企业已经拥有了一些隐藏在数据之中的信息,但是没有使用或未能意识到这些信息,先进的分析能力则是解开这些信息谜团的关键。大数据分析方法将网络科学和行为科学结合在一起,可提高协作能力和员工敬业度。正如霍布斯阐述的那样:“我们收集信息来识别社区当中网络、个人的影响力、以及对团队的影响。这是一种弹性的解决方案,为工作中的关键联系提供了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他指出,影响力并非“权威”的必要组成部分。 Activate Networks的企业社交平台(Activate Social Platform for Enterprise)软件解决方案可以为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绘制网络地图。例如,它从电子邮件流量中收集并且分析元数据和标题信息,包括发件人/收件人和时间标记(但不是电子邮件内容本身),来识别个人的通信网络。通过进行先进的分析,企业可以获得一些识别信息中介人和信息瓶颈的定性方法。 在识别信息中介人的时候,公司可构建一个描述性数据分布图,例如地点、性别和任期,然后把它们分层堆放在行为信息上,包括他们的网络和电子邮件数据、敬业度和其它技能,该分析结果能够精准地找到在组织内为人们带来力量的真正激励者。 了解了这些关系之后,就可以把时间花在市场营销上,简化组织的复杂性,增强协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可以预测到的错误,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帮助企业监视变化的结果。这样,可以通过缩短销售周期、提供更加温馨的指导、为内外部客户创造无缝的客户体验,来加快收入增长的步伐。 最终,在企业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跨职能部门联系的时候,大数据分析能够发挥它们更大的价值。它们能够提高你的洞察力,帮助你解决影响学习的问题核心,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利润,这些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公司具备大数据技能吗? 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近期的全球调查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他们能够满足数据分析需求,其余有17%的公司正在计划额外招聘一些员工来做这件事。大多数受访者(47%)计划投资培训以弥补其技能差距。与其它组织职能相比,人力资源和销售被视为分析技能当中最落后的部分。这一调查指出,资源和企业文化的缺乏是企业发展运用大数据能力的最大障碍。 快速提示 企业生产力研究所(i4cp)的最新研究《大数据时代:企业和HR发展报告》称,HR专家在创建和塑造善于分析的新劳动力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当今的领导者身上,可以学习如何开始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当中应用大数据。 确定企业中的分析需求。评估员工整体的分析能力,并通过参考这些分析数据来决定首先将重点放在哪里。分析数据在平均水平之下的任何部门都应该最先得到处理,但是如果每个部门的数据都差不多,就应通过培养高管或者聘请新的领导者,专注于提升高层领导者的分析能力。 加强分析力量。如果想打造分析头脑,培训应当将重点放在“使用数据更好地做出决策”上,而不是只关注特殊的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尽管后者对某些工作来说仍然很重要。这种培训将帮助员工从更加实证的角度处理问题。企业当中一些职能部门的员工可能已经具备了所需的技能,可以作为主题内容专家来教导其他人。 准备好管理大数据流。关于大数据的浪潮多半是因“大”这个字而起。如果企业正在计划搜集可利用的巨大的数据集,基础设施必须事先到位。企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系统可能有能力运用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也可能没这个能力。因此,在你仓促地投入当前势不可挡的大数据浪潮中之前,必须要先明确你希望找到一些什么。 拥抱分析决策的思维模式。有的企业在做决策时基于经验、出于本能,若要变革成为由数据驱动的企业,不只是提升其分析能力那么简单。看待问题的方式需要改变,领导者也必须理解以数据和证据为基础的决策方式,并且能够运用这一方式。 (本文编译自Training) (来源:培训杂志 文/ 盖尔·达顿(Gail Dutton) ) 中国第一个关注人力资源大数据的论坛,详情请戳http://bigdata.hrtechchina.com/
    资讯
    2015年03月26日
  • 资讯
    解决公司妹子久坐腰酸背痛问题是刚需 http://darma.co/还未开售,华人硅谷团队研发。 早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和一对台湾夫妇合租。那位先生是台湾公务员,做文职工作30几年,在新西兰养老。因为工作关系,换上了脊椎病,不能久坐,经常用沙袋绑着腰,很痛苦。后来,听说我的大舅母也患上了腰间盘突出,术后也不能做剧烈运动。我每天工作,坐久了,经常感觉腰酸背痛。等感觉累了,实际已经疲惫了,预防优于治疗,根除隐患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款不同寻常地健康产品DRAMA Darma是全球第一款"互动性追踪坐垫",它能有效监控你的坐姿习惯,并改善、调节你的身心监控,通过与智能手机连接,可以真正做到:指导让你坐姿正确,提示久坐活动,减少工作压力等 Darma能监控你坐了多少时间,会定时提醒你站起来活动身姿 同时,因为每个人的坐姿不同,他会定制化的建议你怎么活动身体 精确测量心率,呼吸率,心跳波形,呼吸波形 因为能检测到你的身体各项数据,所以知道什么时候你的压力过大,Drama 就会提醒你深呼吸,放空一下 它与其他设备本质性的不同的地方在于 设备各项参数 最后,看看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来源:国外创新 THE END -  
    资讯
    2015年03月25日
  • 资讯
    纷享科技:C轮5000万美元的4个融资逻辑 浓缩观点 如果以C轮融资5000万美元来看,成立于2011年12月,至今仅三年,纷享销客这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估值提升了4倍。伴随融资,纷享主要布局研发和销售。 “企业社交软件SaaS公司分为2个主流派,一是功能派,以管理或销售为主的CRM软件。二是连接派,底层架构是企业通讯,在通讯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的协同、管理,连接一切。”这是纷享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旭的观点,纷享科技所推出的企业社交软件——纷享销客正是走了连接派路子。去年7月,这家创业企业刚刚宣布了B轮千万美元融资,不到半年,再次公布了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 C轮投资由DCM领投,A轮投资机构IDG资本、B轮领投机构北极光创投继续保持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是近年来中国移动办公领域创业公司最大的一笔融资。在DCM投资的40家中国公司中,已有11家成功IPO。伴随C轮融资,纷享首次提出了“工具+平台+生态”的初步构想。团队规模方面也从2014年初的不足50人,扩张到近300余人。 如果以C轮融资5000万美元来看,成立于2011年12月,至今仅三年,这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估值提升了4倍。 纷享销客的注册企业用户已经达到7万家,活跃用户及付费用户则保持加速度增长。通邮集团、新浪乐居、速8、德恒门诊等是其标杆用户。代理商增长到100家,销售收入今年内持续保持每3个月翻番的增长速度。 伴随融资,纷享主要布局研发和销售。下一步除了企业销售,纷享要把企业的客户连接起来,再下一步把商家供应链打通;延伸到管理软件的数据分析和BI可视化。纷享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旭对中国企业社交SaaS软件的分析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IM是企业通信软件的核心 企业社交软件的底层核心是即时通信。企业社交兴起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诉求和变化,只有快公司才能在商业中杀出来,这种快体现在四个维度:敏捷研发、管理、生产和决策和服务。一个企业只有将四个维度全部连接在一起,才能实现这种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必须能和客户、上下游产业链连接在一起,让每个员工连接起来,让每一分子与商业生态连接起来。连接是企业能够移动并敏捷起来的根本。企业社交实现了这种连接,提供了一个承载工具和虚拟平台,企业内部连接用实时在线,自然敏捷;外部连接客户靠社交网络、移动CRM。 微信培养了用户的社交习惯,但微信有先天短板,一是公私生活不分,二是所有聊的东西没有记载,没有为企业留存下宝贵的资料。三是没有信息接收机制。管理中强调响应和闭环,否则管理的团队一踏糊涂。 纷享最初的产品架构设计,第一层是通讯,上线Email,第二层是功能,协同、CRM等,其他公司做的这一层,这与微信群一模一样,这对小公司足够了。但与微信不一样的是有业务、文档,在一对一对话时有业务模块功能,在通讯的基础上做业务,更多的竞争对手在做功能,纷享在做通讯,做的更低层,更难。纷享的快速发展是因为有第一层。   SaaS公司绝不定制化 投资人是否融资的核心是看企业对趋势的判断,这和企业的实践有关。纷享有2个原则。第一,个性化定制从来都不做,真正聪明的投资人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第二,纷享去年的销售收入3000万,至少是竞争对手的10倍,说明方向是对的。 纷享主要聚焦于服务一年四五百万收入的中等团队用户,这种发展中的企业才需要解决管理和效率的问题,纯粹做小企业无法支撑企业社交软件持续发展。罗旭认为其客户不分类型,主要是销售型企业或者传统企业销售部门,解决销售在外移动却需要随时与公司保持联结的需求,数量可以从20到上千人。纷享坚决不做定制化的原因在于要考虑将来足够多的用户量做开放平台,提供差异化服务。个性化的需求取决于企业用户自身对产品的理解和能力,日志、指令、审批等功能键可以由公司自己完成,也可以第三方完成。   做好企业软件的前提是懂企业懂管理 做传统软件的人一定要花大量时间研究组织行为学,再来做软件,而不是单纯思考做某种功能。 组织行为学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是金字塔模式,导致组织层级架构,效率低下。第二种是矩阵模式,让横向和纵向团队可以随时协作,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是这种模式 。第三种是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模式,资源导向性、资源动态分配行模式。未来还有新的模式a+b模式,前面是传统动态化结构组织,后面是虚拟平台,微信就是一个虚拟平台,99%企业都有微信平台,结构化+虚拟化。 纷享做的就是把c端虚拟化平台做成b端虚拟化平台,再与架构化组织在一起。不是在结构化上直接做功能,而是虚拟化,给企业管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Salesforce走到所有企业社交软件的前面,它的整个平台是一个巨大生态,单个创业者在Salesforce的生态上互相依存,更容易存活。所以Salesforce市值380亿美金,2000亿人民币。 另外,管理软件面临一个文化问题,中国人的思维比较保守,交流相对封闭。国外的软件也要根据中国人的管理素质做改造,ebay在中国不能成功,但马云不断改变商业模式做的阿里巴巴和淘宝却活得很好。其次,老外都喜欢刷信用卡,中国人缺乏信用管理和平台,所以才有支付宝。   传统软件受限“流程” 传统软件构建有2个思路,一种是以流程为核心,涉及到大量权限、审批、员工级别、这是传统做法,需要初始化,需要设置审批层级、审批角色、审批权限,最后变得超级复杂,不可变。 但现实是公司流程、角色经常变化,这导致传统OA用起来很痛苦,如果仅仅是单一的把传统OA搬到云上来,这是做不成的,本质上与时代背离。 在国外,老外的公司只有ERP、 CRM 、Email,并没有OA。这侧面说明邮件里没有组织架构、权限,但同样能做审批,是以人为核心,以业务为驱动。张三要做什么事情,推给李四,李四根据需求推给王五,每一个人自己决定,王五决定后回个信息转发给财务。这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业务驱动的柔性体系,邮件是最传统的沟通模式,纷享把邮件的模式衍生成一种社会化的社交模式,真正的流程不在软件里在人的脑子里。传统思路不一定会死,始终会有一帮传统观念的老企业和用户用着传统软件。但趋势是要以人和业务为核心颠覆以组织架构为核心,以流程为驱动、以功能为核心的软件模式。(文/ITValue 记者 张宇婷) 【ITValue是中国最大的CIO实名制社区,致力于为信息化建设者、管理者、专家等提供最好的交流和协作平台,共同释放信息技术核心价值,推动商业与社会进步。ITValue通过为CIO搭建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增加CIO交流,提高CIO决策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共谋信息化发展大计。】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资讯
    2015年03月25日
  • 资讯
    金蝶金山战略合作,主攻移动办公云服务 3月23日,金蝶集团与金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办公云服务、云存储、云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包括不限于开放用户资源、开放API、互为客户、资本合作等,以实现合作共赢。双方对此次战略合作高度重视,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金山集团CEO张宏江共同出席。 根据协议,双方首期合作将联手推进金蝶云之家与金山WPS的一站式移动办公云服务及云存储服务,利用手机轻松完成团队沟通、文档传阅与协同编辑、流程审批、考勤签到、请假等办公体验,通过开放API无缝接入更多业务服务加速提升企业移动化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激活组织活力。   张宏江表示,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在今年两会的发言中称,要更好地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用互联网来更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金山集团的重要战略业务金山云,与金蝶开深度合作,依托彼此深厚的技术沉淀,以业内领先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端技术,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国内领军级的“一站式”云计算解决方案。   徐少春表示,金山与金蝶同为中国民族软件领跑者,有着非常近似的创新文化基因。两家公司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转型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金蝶与金山的战略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简单、协同、美是金山的价值认知,这与金蝶的互联网文化“用户至上、小、美、快”不谋而合。此次强强联手意义重大,双方将共同为企业用户提供极致的云服务体验,改变数亿人的工作方式,助力中国企业成功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 来源:金蝶
    资讯
    2015年03月24日
  • 资讯
    “51猎头”获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在线招聘行业的数据挖掘还待探索 51猎头宣布获得A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是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唯猎资本(Will Hunting Capital)。   51猎头让系统完成简历和职位评估两个步骤,将候选人简历和职位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打上标签进行对比,建立匹配模型,再让初级猎头完成后期的面试安排和人才交付服务。从而达到运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创始人刘维向透露,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更新研发,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招聘和市场推广,过去半年他们在国内15个城市开设了25个办公室,未来还会尝试整合本地资源。据51猎头方面提供的数据,每月他们可以完成200-300人的交付,交付求职者以中端为主,年薪平均在 15 万左右。   在国内,过去跑在前面,讲“垂直”故事的几家现在也把重点放到了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上。拉勾今年一直在做推荐算法、数据挖掘上的优化,年初上线“拉勾+”的匹配功能,哪上班韩冰曾表示,今年的精力会主要放在人才数据的分析、匹配上。最近,通过仿照小米“极致单品”的模式,围绕几个热门岗位做简历分析收集、企业对接的乐职微猎头也获得了1100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在国外,以数据挖掘为卖点的公司在得到初步验证的同时也到了一个尴尬的瓶颈期。Gild去年4月获得1350万美元的B轮融资,TalentBin在去年2月已经被招聘巨头Monster收购,同期的HiringSolved, RemarkableHire等众多产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国内的“51猎头”们,之后是安安静静的做一家流程优化后的猎头公司,还是被大公司收购,还是自己去探索一条新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报道所涉融资金额由对象公司提供保证,HRTechChina不作任何形式背书。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资讯
    2015年03月24日
  • 资讯
    优渡人才旗下EA-INTERN国际人才实习平台欲求转手收购 优渡人才旗下EA-INTERN国际人才实习平台现接受转手收购。平台网址www.ea-intern.com。   EA-INTERN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Mickael Driol(法籍),于2014年8月为优渡人才收购,收购金额为100万人民币。   2012年-2013年第一版由创始人和一位技术员工以php语言编写上线,无推广前提积累了100余企业用户(70%)活性企业,并收到好评。与英国瑞士大学职业部门有初步的合作,并得到了伦敦市长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2013年法语版本以在线实习服务商城的概念测试上线,在没有seo的情况下获得了目标客户并完成整个服务流程。 为优渡人才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互联网技术专业支持和国内人力资源以及院校支持。 加入优渡人才后开发第二版,加入社区元素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年初已经上线。 EA-INTERN 目前在北上广国际实习行业圈和企业已有一定知名度。   目前市面上暂无该形式互联网产品。 由于优渡人才市场定位转移,望转手给有意专业开拓国际市场,实习兼职垂直领域的机构,以专业的支持给予发展。 团队人员包括创始人(目前为ue),原始技术人员一位,ui 兼前端一位,以及市场人员两位(外籍华人)。具体价钱可议。   有意向者请联系HRTechChina(QQ:2267476466), 届时,HRTechChina会对接相关人员。   本文消息来源及作者:HRTechChina专栏作者:奶兄(微信kinwa2002)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资讯
    2015年03月19日
  • 资讯
    【HRTech】硅谷一周投融资: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 // // 作者:吴戈 来源:公众号《硅发布》(搜索“硅发布”或“Guifabucom”) 本文已得到授权发布 硅发布是个总部位于硅谷的内容团队,旨在向中文读者报道美国第一手的科技前沿趋势。   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帮企业管理层更好招聘新员工,其招聘系统可以通过数据衡量,来评估新招募员工和在职员工对公司表现的影响。此轮由 Benchmark、TheSocia+Capital Partnership 和 Felecis Ventures 共同完成。14年8月,Greenhouse完成了总值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Facebook前Facebook前副总裁卡马斯·帕里哈毕提亚(Chamath Palihapitiya)创办的风投基金Social+CapitalPartnership。    目前共融资 248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用户扩展。   定位:Greenhouse会将企业所有的应聘者的来源(包括来自推荐人、社交媒体、活动、招聘启事、主动招揽和猎头机构等等)汇总在一个控制台里。控制台支持按照职位的要求进行A/B测试,还支持整个公司员工参与评选过程。   考核:Greenhouse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面试过程,向应聘者提出的问题都是相同而且可量化的。   决定:Greenhouse能将所有应聘者的信息、简历和面试评估结果整合成易于阅读的总结,再与职位的需求进行比较。它还提供了快速查看申请、横向比较以及调整条件的工具。   在Greenhouse采取订阅付费,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按年付费选项。   订阅式服务管理商 Zuora 获 F 轮1.15 亿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238) 创立于 2007 年,基于 SaaS 平台专为订阅式服务做计费和账务管理,解决方案是针对订阅式服务设计,旗下的 z-Billing 和z-Commerce 负责这类服务计费、计量和支付交割,并能配合 Salesforce 做顾客维系和交易管理。   Zuora创始人为Tien Tzuo。在创立Zuora之前,Tzuo曾是Salesforce的第11名员工,负责市场营销和战略制定工作。在创立Zuora的时候,SaaS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婴儿期,尚未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在Tzuo选择创业之后,Saleforce的创始人Marc Benioff也成为了他第一批投资人之一。   Tzuo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推广租用型软件,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软件销售方式的好处。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软件销售方式可以带来重复营收,用户必须每月缴纳租用费用才能继续使用软件。而租用软件的缺点,就是消费者如果在使用了软件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软件不满意,他们可以随时取消使用。   此轮由 Next World Capital、Shasta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Benchmark、BlackRock、Vulcan、Index Ventures、GreylockPartners、Passport Capital 和 Wellington Management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2.43 亿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张。   办公沟通软件Highfive 获 B 轮 3200 万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193) 创立于 2012 年,是家 B2B 公司,旨在帮企业员工提升工作沟通体验,服务包括视频会议和员工通讯服务等。此轮由 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SV Angel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54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和产品研发。   Highfive 在之前共经历两轮融资:2012 年的 4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及 2013 年的 950 万美元 A 轮融资。近日,Highfive 又刚刚获得了 3200 万美元 B 轮投资,使融资总额达到了 4540 万美元。本次 B 轮投资由美国著名风投公司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等多家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来扩充公司规模,尤其是工程师人数,并且加强它的市场和销售团队。   企业工具 Steelwedge Software 获 B 轮 225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0 年,为企业销售和运营人员提供整合商业分析工具,帮他们提高业绩和工作效率。此轮由 Shea Ventures、Mainsail Parnters 和 Camden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3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推广。   教育初创企业 ThinkCERCA 获 A 轮 32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 4 年级到 12 年级学生用户提供思考技巧培训,希望通过增加课程讨论,课堂辩论及其它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此轮由 Chuck Templeton、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Amicus Capital、MathVenture Partners 和 Follett Knowledge Fund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7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与更多学校达成合作。   活动策划网站 Splash 获 A 轮6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让用户可以为自己活动制作定制网站,并帮用户发邀请和管理活动来宾。此轮由 Spark Capital 完成,目前共融资 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用户扩展。   云端安全服务 Elastica 获 B 轮 30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云端安全服务,基于云端的工具已被很多企业采用,不过应用安全性始终无法保障, Elastica 希望通过自己解决方案帮用户提高云端应用安全性。此轮由 Pelion Venture Partners、Mayfield Fund 和 ThirdPoint Venture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4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企业用户扩展。   客户管理软件 NetBase Solutions 获 E 轮 24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4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关于客户社交信息监测,分析及与客户发生实时沟通,目前客户包括可口可乐、Kraft、惠普、ESPN 和 Taco Bell 等。此轮由 WestSummit Capital、Altos Venture、ThomvestVentures 和 Spring Lake Equity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1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   会议讨论内容管理工具 Do 获种子轮 2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3 年,专为企业员工提供会议中的讨论内容记录整理工具,目前已累计有超过 5000 人次企业员工注册。此轮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Slow Ventures 和QueensBridge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超过 2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建。 // // //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 //
    资讯
    2015年03月18日
  • 资讯
    LinkedIn确认收购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 拥有超过 3 亿用户的 LinkedIn 昨日宣布收购总部位于多伦多的 Careerify。公司成立于 2009 年,已有不少企业在使用 Careerify,其中包括 Deloitte, Groupon, Microsoft, SpaceX 和 Unilever。   Careerify 是款招聘推荐软件,可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像 LinkedIn、Twitter 和 Facebook),来发现他们的朋友适合公司的哪些工作职位。换言之,就是通过覆盖更大的人脉网络来帮助企业完成招聘工作。除此之外,Careerify 能及时通知本公司的员工,告诉他们公司有哪些新开放的职位,有助于将好的人才留住。   以下为Careerify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Harpaul Sambhi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封信件:   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成立之初就心怀远大梦想:消除全球失业的同时让客户更有利可图更有策略。而如今,我很高兴的告知各位,我们被linkedin收购了(我们决定加入linkedin)。   我们创业之初恰逢最萧条的年代,那时候数以百万计找工作的人的求职经历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于是,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以此找寻并及时推荐适合公司空缺公开职位的最佳人选。   加入linkedin,是因为我们缺乏它那样的大数据。全球有大约超过三万多家公司的招聘是受linkedin的影响,仅注册人数就有三亿四千七百万,这么庞大的用户群可以让领英在求职招聘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我们非常兴奋能加入linkedin,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接触更大范围的人才。   与linkedin合作,Careerify不仅仅是专注内部流动性和招聘品牌,我们会更专注于更新人员推荐软件,为已有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再接收新用户。   回首过去,我们做出的这般惊人成就得益于广大用户,谢谢你们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些年来你们的长久追随和信任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就如俗话说的那样:事业与激情的结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期待与领英团队的合作,来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工作,找到与职位最匹配的人。   祝好!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The Next Frontier: Careerify Joins LinkedIn Careerify was founded with a bold mission: to eradicate unemployment globally while making our clients more profitable and strategic. Today, I’m happy to share that we’ve been acquired by LinkedIn. We started this business during one of the worst recessions of our time, where the term ‘needle in a haystack’ reflected the job search experience for millions of candidates. In response, we developed a referral solution that looked at open job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scanned its employees’ connections on social networks in real-time to pinpoint the perfect candidate. We decided to join LinkedIn due to what we lacked – massive scale. More than 30,000 companies across the globe leverage LinkedIn for recruitment, and with more than 347 million members, LinkedIn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much larger impact on job seeking and hiring. We are absolutely thrilled to be joining LinkedIn to accelerate our technology and connect talent with opportunity on a massive scale. As we work with LinkedIn, Careerify will no longer focus its efforts on internal mobility and employer branding. We’ll focus purely on further improving our employee referral software for existing customers, and will not be taking on new customers. Reflecting on this incredible journe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customers for their unbelievable support. You stood by us and believed in our mission throughout the years and there are simply no words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for that. As the saying goes, “It’s a beautiful thing when career and passion come together.” We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LinkedIn team to help people find their dream jobs, and jobs find the right people. All the best,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Founder and CEO    扫一扫,关注“  HRTechChina  “,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资讯
    2015年03月17日